1376357_10201732514342033_1872994789_n  

 

皈依上師在藏傳佛教是不是很重要?

這很重要。「上師」是指善知識,簡單來說,可分為三種:

第一種上師:帶領我們進入佛門,並在我們修行的過程裏,教導我們舍取因果的教授者。

第二種是進入密續,傳授完整口傳,並給予灌頂的上師。「口傳」是由上師念誦法本儀軌(不一定逐一解釋所要傳授的經典),將經典授與弟子。但會以「灌頂」傳授修行的方法;「灌頂」,具有「授權」與「成熟」的意思。「授權」是指讓我們在實踐佛法時,不只明白理論,還能真正理解法門的修行方法。「成熟」是指由「果」找「因」;「果」是指明白自己是具備佛性的佛,站在佛的立場,來找出自己業力的來源,爾後透過觀想,或是持咒的定力等等,破除「業因」讓自己「成熟」,把凡夫的身口意轉換成佛的身口意。「口傳」和「灌頂」一起配合傳授,而密續要經過「口傳」和「灌頂」才能修行。

第三種是「具恩德根本上師」,除了教導弟子如何從煩惱中解脫之外,還傳授直指心性的訣竅,弟子依照這個訣竅實修,到最後可以證悟自己心性的本來面貌。例如傳授大圓滿正行的上師,就稱為「具恩德根本上師」。只要具備這三種中的一種,都是真正的上師,也就是密法中所說的「不可違背的上師」。

不只在密法,其實在所有的佛法裏,上師都很重要。釋迦牟尼佛時代的羅漢們,若是沒有釋迦牟尼佛,羅漢們便不可能成就,即使是菩薩,沒有上師也不可能成就。其次,佛陀已經涅盤兩千五百多年了。如此遙遠的佛陀,他對我們直接的影響,除了所傳下的教育之外,其實是少之又少的。而浩瀚廣大的佛經,光是大藏經就有一百零三部,即使只是翻而不閱,就須耗費相當長的時間,更遑論要理解個中的涵義。佛陀教導的八萬四千種法門,是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而宣說講解,內涵是非常深奧廣大的。因此,如果一個凡夫想透過大藏經來理解佛陀教法的涵義,是難上加難,尤其密法更非依賴理論性的思維研討便能獲益,要有上師教導我們,在前面引導我們,所以。真正能夠讓我們在這個時代,對佛陀的教育產生信仰,並透過教義感受到佛陀的加持,再經由修行而有所成就的來源,就是上師了。

世間法也是如此。一個人如果想要學習任何東西,即使是最簡單的走路、吃飯、講話,如果沒有老師從旁協助指導,也難以學會。當然,上師慈悲的傳授了修行訣竅,但要真正有所成就,還是得加上自己的虔誠心,如法修持上師所教導的佛法。

所以,對個人而言,上師的恩德絕對比佛陀的恩德還大,也比佛陀還重要,因為佛陀已經涅盤了,而上師是我們還有機會可以親近依賴的。所以在密法中,上師非常重要。

     上師後,如果還觀上師過失,要如何轉此心念?如何與上師保持良好的師徒關係? 

這是一種非常大的考驗。

當然,一位上師首先必須具備當上師的資格--善知識。具德上師的資格,在佛陀的教育裏,有明確的說明。最基本的條件是上師必須具有慈悲,不能有任何傷害眾生的心。其次,一個真正的上師,他的言行是一致的;如果是冒充的上師,心中所想、口中所說,和身體所行,往往都是背道而馳的。如果這個上師的作為,不是建立在慈悲上,無法言行如一,行的是「十不善業」,就要放棄依止,但是不必譭謗。

不過以凡夫的念頭,難以有絕對正確的是非判斷。為了避免因為對上師的不敬而障礙修行的成就,所以在藏傳佛教的教育裏,大部分會教導弟子在依止上師之前,首先要觀察上師三年,再決定自己適不適合依止這個上師;當然上師也會觀察弟子三年,再決定適不適合教導這個弟子。因為藏傳佛教非常注重「傳承」,所以弟子在未依止之前,要對一個上師的傳承、他所依止的上師、學習過程,以及修行的時間,都有真正的瞭解。當這些都有可信賴的依據時,弟子就可毫無懷疑的依止這位具德的上師。

西藏有句話:「只要有虔誠心,狗牙也會長出佛舍利。」一顆狗牙,當然沒有任何的加持力,但是當一個人對它產生強烈信心,將之當成佛牙,並虔誠供奉時,佛陀的加持力,就可能透過狗牙來加持這位虔誠者。一個人有沒有受到佛、菩薩、傳承上師們的加持,「虔誠心」是重要關鍵。如果弟子能將凡夫肉體的上師當成真佛,自然能對上師產生如對真佛的虔誠心,也就可以得到如真佛的加持力,彼此的關係也會保持得非常良好。

此外,如同在虔誠者的眼中,「佛像」與「真佛」無二無別一樣,上師正是諸佛本質的化現。佛陀留下了他的法相尺寸,後人依照這些尺寸,用陶瓷、木材、金、銅、玻璃等不同材質,摸索雕塑出象徵佛的佛像。當我們看到佛像時,會想起佛的大慈大悲,想到遍知一切者的大智慧,因而產生強烈的虔誠之心。這並不是因為銅或琉璃等材料有什麼功德,因為銅就是銅,鐵就是鐵,木頭就是木頭,並不是真佛;而是因為我們看到佛像而對佛陀產生虔誠心,所以佛陀就透過我們的虔誠心來加持我們。好比我們有電視或收音機,當電視臺發出頻率時,我們剛好調到相同的頻道,就可以觀看或收聽到節目。如果頭腦就是一架收音機、一台電視機的話,就不需要這些鐵塊,用頭腦接收就可以了,但是這是做不到的。同樣的道理,因為我們無法親見真佛,所以須藉由佛像來與佛陀相應。

但是除非是非常虔誠的人,才會對不同材質的佛像產生無二的虔誠心,一般的凡夫俗子還是會有分別心,所以在面對珍貴的材質時,比較容易生起虔誠心。這不是因為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加持力,而是源於我們有分別心。同樣的,當我們視上師為與諸佛無二無別的真佛時,就可以得到真佛的加持力,也就不會常常以凡夫肉眼觀察上師的過失。

若是弟子將上師當成凡人相處,與其相處的就是凡人的良師,那麼弟子要知道,人與人相處時,他人的作為有時並不一定是要傷害自己,但是如果常常產生猜疑別人言行、動機的念頭時,良好的關係就很難維持下去。比如有兩個人是好朋友,有些話平時講講沒什麼特別感覺,但是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情形下說出來,對方卻認為受到傷害,這就是因為以凡夫的心情,來決定對方所講的話是好或壞。因此,在這種情形之下,要維持良好的關係,弟子就要用心學習上師身口意中有利於眾生的事業,而不是常常以自己的立場和觀點,去觀察評論上師。

這就是為什麼在藏傳佛教裏,大都以蓮花生大師來象徵所有的上師,因為只要是以凡人的眼睛看凡人,自然就會有缺點存在。這種缺點不一定是上師的過失,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雜念,而對上師產生不順意的看法,所以很難依據凡夫肉眼所見、耳朵所聞來斷定對與錯。

簡而言之,依止上師後,在自己的凡夫眼中,上師一定會有過與失。很多時候也許是自己的無明或過失,才會看到不如己意的情形。所以依止上師後,如果還觀察上師的過失,就要戒慎的對待。要不就不要去依止,一旦依止之後,對上師只有尊敬。如果對上師的作為,覺得不如己意時,就「敬而遠之」而不需要去批評、譭謗,因為依止後又譭謗,是不如法的;這樣只會導致自己的過失,增加自己的罪業

 

本文轉載自道次第學院http://lamalezhou.blog.sohu.com/100126360.html#comment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135796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